目录 / Table of Contents
如何称呼我?
“名称”是具有魔力的。因此,我想先说说我在过去所被叫过的名称。假设我的全名为 “李狗蛋”,将较为常规的称呼排除之后,根据时间顺序的先后,认识的人们曾称我为:371、小麻雀、羊仔2、King Kong3、僵尸4、少年5。在回忆这些称呼的过程中,我也从脑子里的犄角旮旯里搜刮出了许多旧玩意儿。这种感觉,好像在河里淘金——从沉积的泥沙中筛出一粒粒的沙金。将它们一粒粒捻到小盆儿里,聚成一堆以后,就熔铸成了片片回忆。现在看来,有些缅怀,但更多的还是唏嘘。
我有什么爱好?
真可惜,我目前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能称得上爱好,大概属于没有兴趣爱好的无聊人士。虽然什么东西都能掺上两手,但是啥也做不久,做不深,属实是“三分钟热度”。最后大多是一事无成,没啥进展。
玩游戏是这样子的:
写的代码运行起来是这个样子的:
我做菜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:
我做出的海报是这个样子的:
我为什么需要这个博客?
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我都不习惯于以自我为对象进行思考,自我意识的不在场已经成为了常态。 这让年少的我度过了开心惬意的生活,却也使得我的肉体养成了慵懒疏散的习惯——每当面临需要自我出场的问题时, 我的大脑🧠似乎就立马失去了活性,成为了填充头部的一坨烂肉。 当外界的信息刺激我的大脑时,其所能给出的反馈并不是基于自身立场、知识与经验的个人观点,而是“脑子进水”的涟漪,无论敲打得多厉害,都只能听见“哐当哐当”的响声,别无其它反馈。 若是就这么蠢而不自知地活下去,倒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。 可是,从高三的某一场班会开始( 我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了“死亡”的存在 ),我似乎感受到了所谓的“自我意识”的诞生。此后,当我回顾过去的所作所为时,才发现以前的我有多糟糕——过去的我随性随意、慵懒疏散、天真呆滞,不知惹了多少麻烦而不自知。明的暗的,不知又有多少人支撑着我肆意撒欢。 意识到这一点后,便再也没法无忧无虑地混日子了,迫切想做出些许改变。
那么从哪里开始呢?简单考虑了一下,发现最容易开始的一步,就是获取自我特征的数据——既然希望对自我进行思考,那自然需要些用于思考的材料。 想给自己的经历、情绪、想法腾一块儿自留地,这部分摞在一起,就成了比较贫瘠的垃圾堆。
在收集到材料之后,我还得试着拿它们做出点儿事、造出点儿东西出来。就算我最后倒腾出来的东西只是废品,它们也属于 我 所亲手造出来的废品,是属于 我自个儿 的——这些便是我做这个博客的原始动机。
如果要说是什么催生了我的这种动机的话,那大概是谢益辉的「我网故我在」以及刘未鹏的这篇博客。用谢益辉的话说,那便是:
网站是用来积累成就的,而简历可以是成就的堆砌汇总处。最初可以从堆砌小成就开始,把你写的作业、拍的照片、做的菜肴统统发上来。勿以事小而不堆。很多小事的价值,要过很多年你才能发现(比如十一年)。除非你记忆力超群,否则凡是没有写下来的东西你很快就会忘,而你忘记的事情跟没做也没什么区别。换句话说,你差不多算是在白活。记住“堆砌”。
其实,我有时也会心血来潮,在有所思所想之后,想要在某些平台上发布些许想法,但最后真这么干的次数屈指可数。一方面,我过于在意他人对我的看法。我会担心是否所编辑的文本是否能够准确(且有趣)地传达我的想法、别人看了这条想法后对我又会有哪方面的改念。另一方面,只觉得没有什么好用的平台可以写写东西,微信朋友圈感觉更适合发发照片拍拍食物。另外,若是自己一时口快,说了些他人看来不恰当的话,则会给未来的自己留下不少麻烦。所以,想来还是这儿最适合我随便写点东西。毕竟,写的东西主要面向自己,而且潜在的看客少,正好不会有发完文章就会收到一堆评价的压力,最好可以和别人发生一定的交互,但又不要太多。
不过,我常被负面情绪所裹挟:我的技术很烂,表达很烂,也因此感到自卑、无望。等到哪天自我厌恶的情绪再度来袭,看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感到尴尬、不喜时,我或许会忍不住将这些东西全部粉碎——那一天或许迟早会到来的。
联系方式?
若有任何想说的话,可发邮件至:young-mann1043#outlook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