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课本上看到套利定价模型和衍生品定价的时候,总会看到无套利定价的思路。尽管其思想很容易理解,但还是很好奇为什么特意要强调这种定价方法呢?另外,这种定价方法和以前提出的定价方法比,又有什么好处呢?对于定价理论的发展史稍作了解后,我目前的结论是,无套利定价理论更加实用,因为它所需要的前提假设更宽松,不需要假设决策者的效用函数,which 过于理想化、缺乏统一的设定标准、但在均衡定价方法中又是必须的。

无套利定价理论的出现,得从金融产品的定价开始说起。

早期做金融产品定价的多是经济学出身的学者。而在经济学里,主流的定价方法是均衡定价,即认为,市场出清时的均衡价格,也就是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就是该产品应有的价格。而需求和供给又可以从消费者理论与生产者理论分别推出:在给定消费者偏好与预算约束的情况下, 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决定了需求曲线;同理,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决定了需求曲线。把两条曲线放在一起,它们的交点就是均衡点,此状态下的价格便是均衡价格。

在面对金融产品定价这个问题的时候,这些学者也曾试着用上述的传统手段进行定价,但是很快就遇上了麻烦:金融产品和此前研究的产品不太一样。此前研究的产品,比如说冰淇淋,它的供给方与需求方是两拨人,但金融市场上,买卖产品的却是同一拨人,供给方和需求方是一体的。这样下来,原本消费者理论的效用最大化、生产者理论的利润最大化便很难在此得到推广,供给需求曲线也画不出来了,更别提能不能得到均衡价格了。

对于金融产品,既然搞不出传统供给需求的均衡,也就是局部均衡了,那还能咋整呢?Arrow 和 Debreu 俩老哥就想出了新路子,给市场里的每个人加上了当期和未来的消费的效用函数,再对效用函数做最优化,以此得到需求量。这条思路被称为一般均衡定价。

新的均衡理论有是有了,但问题是它不实用啊,没法用在实际的金融产品交易中。这是因为,一般均衡理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个人的「效用函数」的假设——经济学家对「效用函数」做了一系列的假设,比如单调性、凸性、连续性,但具体怎么设定效用函数,却没个统一的标准。

这可咋整?效用函数在理论推导上是挺有用,但我用不上啊——我总不能在每次下单前都显式地写出自己的效用函数吧?那么,能不能绕开效用函数,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呢?这就得提到另一套定价理论,几乎不依赖对效用函数的假设。这个定价理论叫无套利定价。它的思路很简单,把金融产品还原成不同比例的基础资产,把这些基础资产的价格加总起来,就是金融产品的价格了。比如说,如果我想要对一个双层吉士汉堡进行定价,那我只要把双吉里面包、牛肉饼、知识、番茄酱、酸黄瓜、洋葱碎的占比和它们的价格记下来,根据不同成分的占比加权求和,再加点服务费,就能知道双吉的价格了1

用数学语言来讲,无套利方法其实就是把衍生品投影到商品空间的一组基上,用投影的系数和这些基的价格做个加权和。换个角度来看,无套利定价也可以被认为是商品空间里的泰勒展开。只要能够找到基础资产,就能对衍生品进行定价。而在金融市场中,最常见的基础资产有股票和现金2。因此,后来的学者就想方设法把衍生品拆成股票和现金的组合。其中,Merton 就将欧式看涨期权拆成了 $\Delta$ 份股票和 $-\Pi$ 份现金的组合,即:$call=\Delta \times S-\Pi$,并利用现金可以生息的特性,从 $d\Pi = r\Pi dt$ 这个微分方程出发,利用伊藤引理推导出了期权价格满足的微分方程,后人称 B-S 方程。

再之后,各式各样的微分方程出现在了衍生品的研究和实务领域,但是解这些微分方程也是挺折磨人的事情。于是,后来人在完全市场的假设下搞了等价鞅测度,将相对价格表示为了一个期望值,并进一步化简,将其表示为了风险中性概率下 payoff 的折现值,即:$f=\mathbb E^Q[e^{-\int rdt}f_T]$,大大简化了衍生品定价的计算。


  1. 欸,那么面包、牛肉饼、知识、番茄酱、酸黄瓜、洋葱碎的价格是多少?这个我不知道,因为它们都是基础资产,而无套利方法只能对由这些基础资产衍生而来的衍生资产做定价。换而言之,无套利定价是一种相对定价方法。与之相对的概念是绝对定价方法,简单来说,是指将某资产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加总值认为是该资产的价格。 ↩︎

  2. 债券不是基础资产——它可以被认为是利率的衍生品,而且是最简洁的衍生品。 ↩︎